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现存4000万留守老人涉及老人案件多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20:5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9岁的董华佝着身子,费力地拉着一辆两轮板车。车上躺着的,是她的妯娌杜梅,年过八旬的杜梅因高烧处于近乎昏睡的状态。
从家到最近的诊所,两公里的路程,董华不得不走走停停。
今年春节,对于董华和杜梅来说,过得有些“凄凉”。两位老人并非老无所依,只不过她们的孩子全部在外务工,只剩二老留守家中。
像董华、杜梅这样的留守老人,正越来越多地出现。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与留守老人现象相伴生的,除了当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足外,还有各种以留守老人为侵害对象的刑事案件。
“老无所依”孤独空虚
董华和杜梅的家,在湖北省监利县裴铺村。这个村庄,如今已有了新型农村的样子,一排排两层小楼的房子,显得很气派。只是,不少新房子大门上的锁,已经有些锈迹了。村里的“常住人口”——老人,仍习惯于老旧的瓦房。
“孩子们出门打工挣钱,盖了新房子,但是都不回来住了。”董华老人虽已过古稀,但身子还很硬朗,除了照顾两个孙子辈的孩子,还要去地里耕种。到了季节,甚至背着沉重的农药罐子在高过她身高的棉花地里呆上一个多小时。
“原来,一到夏天,吃饭的时候,我家老屋前面就挤满了人,一边说笑,一边拿着盆子大的碗吃面条。晚上,大人小孩都到这里乘凉,到了半夜,还有人在这里摇着蒲扇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董华坐在自家老屋的门口,看着门前的小院说,现在他们都出去了。
如今,董华只能与妯娌杜梅相伴,互相照顾。两位老人最怕的就是有个头疼脑热,为了省钱,小毛病都硬抗了过来,只有像今年春节时,杜梅高烧不退这种情况,才会去诊所。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说,子女外出务工使传统的家庭照料结构受到破坏,空巢家庭的比例激增,留守老人生病受伤时无法及时就医和得到良好照料,“在我们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33.6%的留守老人在过去的两年中曾发生过不同类型的意外事件。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49.1%的留守老人身体‘不好’或‘很不好’”。
除了身体健康问题,精神空虚也是留守老人最大的“心病”。
“儿子常年不在家,老是想儿子。也没啥办法”;
“我和老伴儿在家也感到很孤独,但这也没有办法,儿子得出去挣钱”;
“电话费贵,没什么事他们也不会打电话回来”;
……
这是记者在山东省苍山县六合村采访当地留守老人的实录。
精神慰藉的缺失,并不独在农村留守老人身上出现。在城市,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同样不容乐观。
“每天像窝在鸽子笼里一样。”住在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家园的李奶奶患有心脏病,两个儿女均在国外打拼,她告诉记者,自己平常很少出门,主要是怕在外面晕倒,“现在记性不好了,有几次在街上突然就忘记了回家的路。每天吃完饭就干坐着”。
和农村留守老人一样,李奶奶最盼望的也是过年,“像小孩子一样了”。
“缺少精神慰藉将成为困扰我国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之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这其中既有想念子女的孤独感,也有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的空虚感。
涉及老人案件多发
目前,留守老人的精神空虚正引发一系列负面问题。
近几年,留守老人受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案件侵害的比例明显上升,这类案件具有数量大、发生隐蔽的特点,涉案金额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据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明海涛介绍,从近年发案情况看,当前非法集资案件受骗群体中,老年人由于手中掌握着闲散资金,渴望进行高回报投资却又欠缺有效的信息来源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已成为非法集资类诈骗案件的高危人群。以往北京警方侦办的案件中,很多嫌疑人就是看准了老年人的弱点,专门设计了针对老年人的圈钱方案。
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魏和平将老人防范意识不强、不少老人属于空巢、独居,缺乏交流对象,比较好骗等作为此类案件愈加高发的主要原因。
而在一些农村,留守老人正成为抢劫、性侵等不法行为的对象。山东省沂水、沂南两地警方不久前侦破了一起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实施的系列抢劫、强奸、盗窃特大案件。该案犯罪嫌疑人进入留守老人家中,如入无人之境,任意翻找财物,并残害老人。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犯罪嫌疑人作案33起,强奸老年人十余人。
就在留守老人成为受侵害对象的同时,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留守老人也成为实施犯罪的人群。
对于农村留守老人刑事犯罪情况,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检察院专门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因生活空虚和不健康的心理引发的性犯罪呈多发趋势,而侵害对象多为年幼、智障等女性弱势人群。
“一方面,由于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老年人大多数时间或者独自生活,或者与‘留守儿童’相依为命。尤其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难以从实际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存在侥幸心理。”荥阳市检察院的检察官说。
“多数农村甚至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匮乏,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因子女外出而产生的孤独感、心理压力及其他消极情绪很难得到很好的宣泄,其健康和幸福感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叶敬忠说。
破解需要社会合力
“劳我以生,佚我以老”。
当养老面对留守,如何才能安然养老,是一个需要家庭、社区、社会、政府以及个人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综合性问题。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在高层部署中,未来5年,中国将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加快社会化的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加快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照料服务,加强对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生活照料和各项服务,大力培养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快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等六大发展重点,均是对位解决“空巢老人”精神寂寞、生活照料等现实困难的可行举措。
事实上,2008年年初,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0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就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贯彻落实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服务网络、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队伍建设、培育和发展服务组织、建立服务管理体制以及合理配置资源、整合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此之前,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大型城市已经开始居家养老试点。然而时至今日,与居家养老紧密相关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照顾发展缓慢。调查显示,能够提供上门包护服务所覆盖的老年人比例,城市为55.1%,农村仅为8.2%。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少,专业人才更为匮乏。
“就我国当前现状看,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仍需长期保持。任何在家庭外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能取代家庭的功能和责任。”叶敬忠认为,应对留守老人问题的重点,是如何通过不同层面的“合力”,来提升家庭养老能力。
在前不久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增加了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条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韩克庆认为,这一条款无论对个人、社会还是政府而言,积极意义都很大。“相当于一种引导,是一种强化,更硬一些的一种约束。原来道德约束的是子女个人,但是上升到法条以后,他可能就是对整个社会,包括管理部门进行约束,是一个整体的推进”。
此外,叶敬忠还认为,在目前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的情况下,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来保障留守老人的生活需求,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管理部门不可规避的责任。□破解留守现象之留守老人 本报记者赵丽本报实习生罗甜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重庆律师热线:15902340199 -QQ:896895738    

GMT+8, 2024-11-1 10:24 , Processed in 0.1484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 vp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