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查称71.8%受访者确认身边遍存习惯性质疑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20:5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久前,一名来自江西德安县的网友发帖称,经常看到县城管执法局局长在街上捡垃圾。帖子发出后,有网友力挺,称局长带头做环卫工作值得肯定;也有网友直接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就是在作秀,并非当事人心甘情愿。漫画:毕传国
不久前,鲁若晴这个名字在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这个23岁的青岛女孩年初被确诊患有白血病后,在微博中记录抗癌故事。然而,一些网友怀疑她是网络炒作者虚构的人物。一些媒体和网友甚至宣称,最初向大家介绍鲁若晴抗癌故事的人在炒作中获利。最后经媒体实地探访证实,鲁若晴确有其人,相关质疑完全无中生有。
近年来,“质疑”似乎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一看到有人不计回报地做好事,就质疑是在作秀……许多人感叹,当大家都习惯性质疑时,我们社会原本就不多的信任,也被蚕食得所剩无几。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
“无端却坚定的习惯性质疑可能阻碍人们的行善之路”
公众首次接触鲁若晴事件的相关新闻时是什么反应?调查显示,39.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怀疑过其真实性,28.0%的人没有怀疑过;32.3%的人表示不知道这个新闻。
上海年轻白领许永是个“微博控”。他告诉记者,在看到朋友转发关于鲁若晴的微博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又一个想炒作出名的人?“网络上类似的炒作太多了,所以习惯性地选择不相信。”
许永说,周围很多人都有“习惯性质疑症”,特别是在微博上,人们似乎时刻保持警惕,不敢轻易被感动,生怕被欺骗。“狼来了的故事发生太多次了,傻子才敢轻易相信。”
去年,河南商丘一名男子每天携妻子以捡垃圾的方式晨练,被网友称为“街净哥”。这本来是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但遗憾的是,当得知这名男子是一名官员时,不少人便开始质疑,“作秀炒作论”甚嚣尘上。
前段时间,在甘肃省武威市面向全国的公开选拔中,1989年出生、工作刚刚半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拟被破格选拔为副县级的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消息一出,类似“火箭干部”、“萝卜招聘”、“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质疑声便频繁出现在网上。最后,相关部门公布了严格而透明的选任程序,人们心中的“黑幕”疑虑才逐渐消除。
“质疑的确在我们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气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表示,有些质疑并不是坏事,哲学家也常常质疑,但问题是,有一种习惯性质疑是不假思索、本能反应的、且不管后来披露的证据如何,都坚持不变的质疑。这类质疑总是从负面去猜测别人的动机,比如,一看到某人做好事,就认定别人在“炒作”,这种无端却坚定的习惯性质疑,可能阻碍人们的行善之路。
“如今作为我们社会宝贵资产的信任常被任意破坏”
为什么人们会习惯性质疑?调查中,排在首位的原因是“社会上炒作太多,不敢轻易相信”(65.6%);紧接着是“社会出现信任危机,不再相信高尚和纯真”(63.8%)。
其他原因还有“许多质疑最终被证实是真的”(36.3%)、“人们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凡事想最坏”(32.2%)、“一部分人误导公众的结果”(30.2%)等。
“习惯性质疑反映出当前人们对真实信息的一种焦虑,不知如何辨别真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杨波表示,习惯性质疑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与事实相关的信息不透明。当前社会部分公权力机构或社会名人在表述真相时缺乏公信力,因此人们觉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信的东西。人们选择质疑,是害怕被欺骗。
何怀宏指出,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不那么相信权威、比较崇尚怀疑的社会。如今作为我们社会宝贵资产的信任,常被任意破坏——包括滥用人们信任的那种破坏。当一个人受过骗后,自然就不那么轻信其他的人和事了。
社会学者艾君认为,习惯性质疑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一个社会越来越开放、民主,其质疑声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公民素质提高的体现,也是民主化进程中公民言论自由越来越受到保障的客观表现。
“但是,习惯性质疑现象的出现,也折射出我们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艾君指出,当前整个社会管理透明度不够,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上。一方面,相关组织表现得不够透明或根本就不想透明;另一方面,民众参与管理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日益高涨。在这两者的多次激烈碰撞中,习惯性质疑也就有了生存空间。
62.6%受访者担心习惯性质疑可能消减生活中的温暖和善意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吴睿说,在学习上,经常质疑有助于获得真知。但对待一些人或事,习惯性质疑容易让我们失去理智,变得冷漠。“有时打招呼想问路,有些人会用戒备的目光看着我,或者还没开口人就走开了。如果每个人都习惯性质疑,将来谁还会去选择相信?”
调查显示,32.5%的受访者认为习惯性质疑弊大于利,22.6%的人认为利大于弊,21.8%的人认为利弊相当。
62.6%的人担心,习惯性质疑容易使人不经思考就对事物形成“偏见”,破坏社会信任氛围,消减生活中的温暖和善意。
“理性质疑并非谣言的制造者,而习惯性质疑也未必就是真实民意。”艾君表示,在社会转型期中,破坏公信力容易,建立公信力难。所以政府等相关机构在面对公众习惯性质疑时,不能只抱有将事草草摆平的心态,而要以人为本,以负责的态度探究真实民意,相信公众的理性,处理好、回答好民众质疑,消解无端的、不理性的质疑,打造自己的公信力。
“社会需要理性民意,而理性民意是以道德、法律为基础的。如果民意失去理性,失去道德和法律基础,只剩下习惯性质疑,其带给社会的伤害将难以估量。”艾君说。
何怀宏指出,对公权力多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在质疑不掌握权力的普通人时,就应当谨慎,以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无论何种质疑,最后都还是要服从事实和证据,而非固执己见。
“公众应学会区分公私领域,分清必要的监督、合理的质疑与非必要的、随意猜测别人动机的质疑之间的区别。”何怀宏说,质疑是为了求真、求信,但如果在面对事实证据时还顽固地不相信,继续无端质疑,这样的质疑只会离“真”和“信”越来越远,最终社会上的普通人也将慢慢丧失信任的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重庆律师热线:15902340199 -QQ:896895738    

GMT+8, 2024-12-23 00:15 , Processed in 0.1611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 vp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