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广东精神深入人心掀起宣传和践行热潮
新时期广东精神深入人心,南粤掀起宣传和践行热潮。肖雄摄
编者按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南粤大地掀起了宣传和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热潮。“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彰显了主流价值引领,又体现了岭南历史文化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广东特色。
围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宏伟目标,大力宣传和实践新时期广东精神,将进一步提升广东发展的“精、气、神”,聚集各方智慧,形成合力,励精图治,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谱写科学发展、幸福广东新篇章,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从今天起,南方日报推出《广东精神提升发展“精、气、神”》系列述评,敬请垂注。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表示,如果说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建筑是“血、骨、肉”,那么软实力就是“精、气、神”,要重视提升软实力,构建社会广泛认同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越需要注入源源不断的“精、气、神”,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把广东精神表述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以来,宣传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热潮在南粤大地涌现。
“托举哥”、“凌志哥”、“夺刀哥”……夏日广东,寻常巷陌,你我身边,一个个最美“哥”的接力出现,成为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生动注解,提升着广东发展的“精、气、神”。
6月22日,路遇男童被歹徒持刀挟持,“夺刀哥”黄兆景闪电般出击救下男童,然后又闪电般消失在人群中。
“托举哥”周冲在救人过程中,还有“手臂哥”、“跑楼姨”、“棉被老板”、“破门警察”、“切割师傅”、“毛巾街坊”接力配合。“凌志哥”、“最美的哥”……南粤大地,到处传唱着“哥”的故事。
一声亲切的“哥”,传递着人间的温暖。当广州“吴斌式好司机”吴志宏强忍心梗果断停车疏散乘客,当信宜“摩的哥”朱业灿冒雨义救轻生女子上岸,当16岁的女孩李舒舒在疾驰的车轮前勇救女童,人们被平民英雄的壮举感动,也倍感振奋。
一声亲切的“哥”,为广东发展注入了“精、气、神”。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人们越来越看重文明指数,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决定了发展程度。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做到“软硬兼施”、“软硬结合”,只有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从而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道德支撑。
比如,近年来惠州通过评选“十大孝子”等举措,致力于打造“好人之城”,全市道德建设面貌一新。在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与复评中,老百姓均在问卷中给出最高分。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优化了发展环境。一个数字很有说服力,在去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住宅销售面积排行中,惠州位居第二,仅次于广州,而且有超过一半的买家是外地人。
《易经》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要增厚美德,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宽怀奉献。如今,广东将“厚于德”作为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的头一句。这是广东公民价值、公民道德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最大公约数,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彰显了主流价值引领,又体现了岭南历史文化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广东特色,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广东好人接力,正是广东精神的生动注解。
近日,一则题为“践行广东精神大家谈”的征文启事刊登于南方日报。为弘扬和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省委宣传部与南方日报等媒体联合开展有奖征文活动,请全省人民围绕“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谈体会感悟,提对策建议。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要求“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省党代会后,省委办公厅印发《“广东精神”宣传工作方案》和《关于组织开展“广东精神”宣传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省委宣传部印发《“广东精神”社会宣传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新时期广东精神宣传实践活动,以最快速度抓好显要位置、重点部位的宣传,以最大力度在各类区域、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宣传推广一批自觉践行广东精神的先进典型,使新时期广东精神成为广东全社会的精神道德坐标和行为价值导向。
各地各单位根据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平面媒体开设专栏,电视媒体滚动播放,网络媒体在线互动,户外媒体刊登标语。街头巷尾,目光所及,总能见到宣传广东精神的横幅、灯箱、宣传栏。密集的宣传,让广东精神家喻户晓。近日,省政协召开“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座谈会,省政协机关干部巴宇说:“我问过一个做生意的朋友什么是新时期广东精神,他脱口而出,说得一字不差,令我深有感触。”
全省各新闻媒体结合“走转改”活动,组织一线记者深入基层,发掘了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平民英雄”,展现了我省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举措、新气象和新成果,为践行广东精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地各部门创新形式,让广东精神润物无声。省文明办进一步做好“广东好人”评选工作,倡导做好人光荣、好人有好报的价值观念,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省文化厅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发出“争当践行广东精神排头兵”的倡议书,动员全省文化系统员工当好学习广东精神的先行者、培育广东精神的示范员、践行广东精神的排头兵和弘扬广东精神的主力军。团省委等单位联合主办“南粤会亲”活动,以一对一结对资助的方式,为5500多名广东贫困学童送去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帮助他们点亮生活希望、放飞求学梦想。
各地亮出新招。广州市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广东精神宣传实践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切实负起牵头职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宣传工作合力。深圳市加强工作创新,孵化了“燃料行动”、“募师支教”行动、“幸福人生大讲堂”、“妈妈食堂”、社区邻里节等一大批品牌公益项目,搭建了一个全社会共襄善举的平台。中山启动全民修身行动,开展公民道德素质培育行动、城市人文精神光大行动、慈善友爱自觉实践行动等十项配套行动,同时辅以一批古文经典格言,作为道德培养基础,培养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文明市民。
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把广东精神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指南。近日,广州271路公交车上,一名5岁女孩突发癫痫全身抽搐。公交车绕路送病童,一车乘客都无怨言。广州年近八旬的老婆婆黄祖美,16年来戒喝早茶住公租房,用退休金为13个孩子交学杂费。有人不解,“难为”自己做好事有必要吗?婆婆却说:捐钱助学不是“伟大”,省吃俭用并不“难为”。
这一切,正在创造扬善惩恶的社会环境,正在催生一种强大的道德磁场。磁场中人,将会自觉地转向“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磁极,在道德观念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
广东精神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中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正在显现,好人接力正是广东精神浇灌的鲜花。
三
践行广东精神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宣传倡导,需要科学可行的机制保障。广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
省人大常委会将《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列入2012年立法工作计划,新的条例将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力度,细化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针对一些见义勇为反被诬陷的情况,《条例》也将作出保护。广东还将把见义勇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对见义勇为人员提供紧急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并把见义勇为和栽赃陷害见义勇为者等相关信息纳入个人诚信档案,为见义勇为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和支持。
在《条例》出台前,广东还鼓励各地级以上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一项重点内容是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力度,务求为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法律保障。
同时,随着我省经济社会步入转型期,社会道德领域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近日,省文明委专门召开视讯会议,要求针对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
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时期广东精神,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南方日报记者雷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