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日记 发表于 2012-7-31 00:04:56

中央部门集中公开三公经费越少越好是误区

中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记者季苏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央部门从今天(19日)起将陆续晒自己的“三公经费”。这其中既包括2011年的“结账”情况,也包括2012年的“计划”情况。就在大家翘首以盼之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昨天下午率先亮出了自己的账本。
在今年中央部门将集中公布“三公经费”之际,不少专家呼吁“三公经费”应明确概念,账目公开应细化清晰。
根据计划,从今天开始有关中央部门将向社会公开2011年部门决算,并同时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各单位的公布时间会尽可能集中,“三公经费”再次成为吸引百姓眼球的新闻。南水北调办比预计时间提前一天,成为今年第一个“吃螃蟹”的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中央各部门的“三公经费”数据。
孙玉栋:第一是资金相对以往走势稳定,不是无序增长。第二,预决算之间的吻合度较高。比如认为预算是编制比较准确,决算没有过量调整和超支。所以它的执行还是可以的。
所谓“三公经费”,就是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南水北调办安排的2012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313.05万元,与2011年相同,而去年三公经费全年支出决算数为379.04万元。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认为“三公经费”公开让人雾里看花,孙玉栋分析主要是相对指标没有公布。
孙玉栋:因为很多相对指标没有公布,比如人均数,公车维护的每一辆车的费用。有相对数才有可能让大家在公布的部门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才能够看出他们到底谁花得多。
去年国家税务总局就因公布“三公经费”数额庞大而受到质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这其实与它垂直管理的组织机构有关系。
刘尚希:国家税务总局的垂直管理可能有几千个单位,这种情况下,数目当然就比其他部门大得多。
所谓垂直管理,就是说即便是县里的国税局也归国家税务总局管理,而不是归地方政府。这上千个单位的“三公经费”都要算到国家税务总局的账上。去年审计署的公布方案备受好评,比如每辆公车运营费用、公款出国(境)的人次等都有具体说明。专家们认为,今年的三公经费账本公开值得期待,肯定会比去年有所进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强调,“三公经费”越少越好是个误区。
孙玉栋:关键是钱要花在刀刃上,花少了没办成事反倒是一种浪费。因此一味压缩效果未必就好,压缩到最后就会什么都不做。
更有观点认为,过分压缩“三公经费”可能导致有关单位在别的方面动脑筋。刘尚希认为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现在就需要未雨绸缪。
刘尚希:公布这些数据以后会不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单位把开支挤到其他方面、向企业摊派、设立小金库。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应当出台更细致的规定去限制。
刘尚希强调,“三公经费”绝不能为了公开而公开,要通过“三公经费”的公开,让更多人参与和完善社会制度的建设,让政府的运行成本更加合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坦诚,考核政府支出经费的效率实际是个世界难题。
孙玉栋:每一个单位的“三公经费”使用效果,不能从本身的数量考量,充其量能做到横向之间的对比。但是到底哪个部分是应该花,哪部分不应该,哪个效果特别高,哪个效果特别低,还是需要更仔细的考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央部门集中公开三公经费越少越好是误区